本次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独家冠名。在各单位的通力协作下,竞赛组委会自2008年1月开始筹备,组织了竞赛启动、媒体宣传、校园巡讲、建校选址、作品注册与提交、作品初评与终评、技术交流会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海内外业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参赛作者更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呈现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一、竞赛筹备
自筹备之初,竞赛组委会就将本届竞赛策划为获奖作品可以实地建设,以此为目标把较易实施的农村学校锁定为竞赛题目,在山东、江西、甘肃等地开展了选址活动。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孩子们的教学环境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竞赛组委会决定结合灾后重建工作,为那里的孩子们建造一所以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支持的阳光小学,让他们在安全、舒适、环保、节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在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四川省绵阳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大力斡旋下,组委会组织专家到绵阳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最终按照杨家镇小学的场地条件确定竞赛设计任务书。
学校重建场地图片
二、竞赛启动
2008年6月25日,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在京启动, 本次竞赛结合中国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以“阳光与希望”为主题,向全球征集农村“阳光小学”设计方案,竞赛题目分为马尔康地区农村阳光小学和绵阳地区农村阳光小学两项,参赛人员可任选一项进行设计。赛后,部分获奖方案将在灾区等地付诸建设。
三、校园巡讲
2008年9月至12月,竞赛组委会组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校园巡讲活动,参加的高校包括重庆大学(共52组参赛队伍)、清华大学(共30组参赛队伍)、天津大学(共10组参赛队伍)、浙江大学(共8组参赛队伍)和华南理工大学(共5组参赛队伍)。巡讲的内容包括太阳能建筑应用现状、发展前沿及往届竞赛获奖作品介绍等,均受到了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注册人数在巡讲后均有明显上升。
重庆大学现场(2008年10月15日)
四、媒体宣传
在专业技术巡讲的同时,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组委会开展了多渠道的媒体宣传工作,包括:2008年6月正式开通竞赛双语网站实时报告竞赛进展情况并开展太阳能建筑的科普宣传,在www.goole.com刊登关键字搜索广告、以便社会大众更快捷的登陆竞赛网站;在中国《建筑学报》,日本《 (Shinkenchiku)》、《A+U》,韩国 SPACE magazine、美国《AR》等近10家国内外专业杂志;新华网、雅虎网、ABBS、日本AKICHIATLAS.com、德国Architects24.com、美国ArchNewsNow.com、意大利architecture. It、丹麦bygnet.dk等国内外75家网站;以及科技日报、中国建设报、环球时报等30余家国内的平面媒体,向国际发布了竞赛的组织与宣传情况。
五、建校选址签约仪式
2008年12月4日,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选址进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竞赛组委会在会上宣布,将运用台达电子集团于汶川地震后捐赠的1000万元人民币,援助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的杨家镇小学,进行全校异地重建。发布会上,“阳光小学”建设捐赠单位台达电子集团中国区行政副总裁曾纪坚、见证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贺俊以及代表受助方的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政府副区长蒋丽英三方共同签署了援建项目协议。
签约仪式
签约后集体留影
六、竞赛注册情况汇总
本次竞赛的注册时间为2008年6月25日至12月18日,共1024个团队注册,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866个团队,国际158个团队,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厄瓜多尔、阿根廷、意大利、葡萄牙、法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瑞典、西班牙、荷兰、丹麦、希腊、乌克兰、捷克、波兰、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朗、印度、日本、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
七、作品提交情况汇总
截止到2009年1月18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国内外所提交的作品共204份,包括有效作品194份,无效作品10份,其中涉及绵阳地区作品108份,马尔康地区作品86份。作品提交情况如下:
中国大陆:168
院校:139(83%)
设计院、设计公司及个人:29(17%);
港澳台地区:9
院校:9(100%)
设计院、设计公司及个人0(0%)。
国外:27
院校:7(26%)
设计院、设计公司及个人:20(74%);
涉及的国家有:
美洲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葡萄牙,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典,西班牙,捷克,波兰;亚洲国家(除中国外)(占22%)包括:日本,伊朗。
八、作品初评
2009年2月23日,大赛组委会全部有效作品提交给评审专家组,经过评审专家近20天紧张而高效的初评工作,每位专家根据竞赛办法中规定的评比标准对每一件作品进行评审,各自选出60份进入终评的作品。组委会对所有专家的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后,整理出综合得票数最多的前60份作品进入终评阶段。
九、作品终评
2009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终评会于2009年2月23—24日在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经专家组讨论,一致推选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建筑与太阳能技术学院院长M.Norbert Fisch教授担任本次终评工作的评审组长。在他主持下,采取专家组集体讨论投票,按照简单多数的原则评选作品。评委专家们公正、客观地进行评审,最终选出2项一等奖(绵阳及马尔康地区各一件)、4项二等奖作品、6项三等奖作品以及优秀奖作品40项。
终评会场一角
现场讨论
十、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建筑集成技术交流会
为配合竞赛终评会,大赛组委会于2009年2月25日上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国际可再生能源建筑集成技术交流会”,由德国评委M.Norbert Fisch教授分享德国在非住宅建筑节能的示范和经验,来自台湾的绿色建筑专家林宪德教授,则是详细介绍由台达电子集团董事长郑崇华先生个人捐建的台南成功大学“绿色魔法学校”的太阳能创新设计、及绿建筑材料特色。与会者包括国内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等与相关建筑技术研究人员及部分参赛团队。
2009年6月结合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小学重建工程的开工仪式,竞赛组委会将在绵阳召开隆重的竞赛颁奖典礼,表彰获奖团队的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的获奖作品可以用于灾后重建当中,让阳光位那里的孩子们带来希望。
杨家镇小学的同学们所畅想的新学校
根据三方达成的重建计划,杨家镇“阳光小学”施工图,将于2009年5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建筑设计单位,根据建设要求完善本次竞赛获奖作品而成,并于2009年6月开始付诸施工建设,最终将于2010年春季开学前建成并启用。
国外杂志:
华南理工大学现场(2008年12月12日)
浙江大学现场(2008年12月11日)